
地中海内拉全长400米、宽61.5米、高81米,最大承载箱量高达23,756TEU,最大吃水16.52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船之一,堪称“海上巨无霸”,这种“快、高、长、大”的现代化运输工具不断挑战港口的操作和应对能力,对现场一线岸桥司机来说这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3月12日,同类型的姐妹船地中海米娅靠泊南沙海港,虽几经周折在预定窗口期顺利离港,但是在后来的总结中,这样的船型在净空限制,移桥作业,盖板盲区等普通船型不会暴露的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放大。鉴于这样的情况,为了提升现场士气也为码头积累更多作业经验,作业二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家豪和作业三大队党支部书记胡齐全商议之后号召,集合两个支部党员的力量,由党员突击队到最困难的地方,啃最难啃的地方,作为一次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日的号召。

3月26日中午的调度会议上,陈家豪同志首先强调了此船空船进港,吃水较小,对前沿加高桥和普通桥的作业布置安排是很大的挑战,弱点和短板将会被放大,另外整船船身较高,高潮水时盖舱盖板作业难度大,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会上相关人员合议出,提前布局桥吊位置,尽量避免过驾驶楼的移桥,需要高强度作业的桥吊安排党员上去,现场管理人员配合作业,灵活应变。

3月26日晚上20时15分,在4条大马力拖轮的协助下,地中海内拉稳稳地靠泊在预定5号泊位。该船属美西航线,这航次从南沙装载93X20 F、786X40 F ,货物包括抗疫医疗设备(气管插管)、防疫用品(消毒湿巾)、冰箱、小家电、李锦记等物资,据悉这一批紧急物资将被悉数沿线运往各国支持全球防疫。任务重、时间紧!虽然在前期策划科室与中控科室通过密切沟通、提前布局,重点船舶重点策划等一系列协作工作,作业时依然碰到了问题,桥4司机党员苏学文在作业舱盖板时,被加高的绑扎桥和净船凌空高度完全遮挡了视线,虽有现场指挥手高频协助仍无法准确对位。要安全平稳地完成作业,这是作业之前大队给的任务。在了解现场情况之后,大队管理人员党员肖雪峰与相邻桥密切沟通,提出“双协助”的建议,隔壁桥吊与作业桥同频作业,隔壁桥吊司机充当作业司机的眼睛,配合船上指挥手的指挥,通过“点移动,准落位,慢操作”,苏学文终于可以视线清晰了。当逐步把舱盖板归于原位之后,所有人才呼出一口气。最终在各岗位的密切配合下,这艘“海上巨无霸”比原定时间提前1.5小时完工,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